用同样的金属材料打造成同样的形状和尺寸,为什么国产品的性能无法达到发达国家同类产品?这成为制约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今,一种名为“激光加工”技术的导入,或许将破解这一难题。这其中,就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张光钧的一份功劳。
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激光加工也已经成为继手工加工、机械加工、电加工模式后引领潮流的加工模式。然而,激光加工的秘密国外同行一直是秘而不宣。
整整30年,张光钧坚守在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科研第一线,带领学科团队与一批科学家们相互支持、并肩作战,愣是啃下了中国高端加工制造业的这一短板。在张光钧的名字中带有一个“光”字,他的人生也注定与激光结缘。
如今,手捧上海市高强激光加工产学研联盟成立的文件和未来实施的方案,张光钧的眼眸中充满着欣喜,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即将迎来事业的又一个高峰。
在机缘巧合中恋上“激光”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作为文革前最后一批上海交大冶金系金相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张光钧被上海交大点名从上钢三厂调回高校从事科研工作。一次偶然机会,张光钧在上海展览中心看科技展览,接触到激光,那是醍醐灌顶式的触动:光能是最易引导和成形的能量形式之一,这种能量形式传递的信号噪声很小,可从独特的窗口进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操作……
张光钧的思绪又慢慢飘向了当年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在上钢三厂做炉前工的3载岁月。在那里,钢锭经过有10多个重油喷口的加热炉的高温洗礼,待钢锭软化后进入轧制变钢板的环节。细心的张光钧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看出了其中的工艺问题,他提出了改进工艺方案,适当降低炉温,减少喷油量。意见最终被采纳,车间能耗降低,轧制钢板质量也有了保证,车间温度也降了下来。这次工艺改进后,一个想法也经常萦绕在张光钧的心头,这种高耗能的加热模式能不能被一种更加节能的方式所替代。
张光钧意识到,他所苦苦追寻的能量解决方案也许就存在于激光中。为了尽快着手激光热处理的试验研究,在有关专家和领导的支持下,他调入上海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在那里,张光钧成立了自己的课题组,并配置了1000瓦激光器。
1983年11月,第三届国际材料热处理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少有的在国内召开的国际正式学术年会,经重重评审,张光钧撰写的关于激光材料表面改性的论文脱颖而出,成为在国际权威学术大会上宣读的第一篇涉及激光表面改性的中国学者论文。
奈何产业化之路一波三折
1984年,张光钧辞别了上海机械工艺研究所,又一次走进了象牙塔。他和课题组同事们建起了上海首家千瓦级二氧化碳激光加工科研、中试、教学基地。激光表面处理的神秘面纱在这里被一层层地揭开:能量密度高于1000瓦/平方厘米才有实用价值,否则激光处理与淬火加热冷却的效果差别不大;光功率密度在高于1000000000瓦/平方厘米情况下,激光会对金属材料产生巨大的冲击效应,表面会产生微观的塑性变形,表面的位错密度可以大大增加;过去常规强度理论认为的金属材料无法兼具高耐磨性和高摩擦系数的状况从激光表面处理技术角度出发,完全行得通……
从研究走向应用,张光钧的课题组开始接受企业的技术攻关课题。他们接受了上海电梯厂电梯正弦轮V型槽表面改性等技术攻关委托,在实践中更加验证了技术的正确性,同时也根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来完善工艺技术。
1990年,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关注,上海激光集团公司挂牌成立。满以为激光技术产业化的黄金时机来临,但是现实却令张光钧深深失望:公司对于新技术推广和使用的热情远远低于预期。有些企业是合资企业,外方不允许中方涉及核心技术的改进。有些大型制造企业甚至提出:如果零部件寿命过长,那么企业的产量就会下降,工人要下岗。
张光钧的心中五味杂陈,但毫不气馁,他再一次将热情投入到产学研对接中,先后在机械刀片刃口、汽缸体(套)内壁、机床导轨表面、列车减振器上下导向座面等重要零部件的关键表面采用激光强化工艺,并满足了企业的技术要求。
2005年,张光钧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奖。他还三次获省部级科技奖。
终于等到了蓓蕾绽放时刻
2013年,对于张光钧教授而言,是一个花开的年份,年初,他参与了国家高能束材料改性发展路线图的制定工作。近年来,国内激光器的价格不断下降,质量不断提升,国家也开始从战略角度考虑激光表面处理的前瞻性发展。张光钧的心情简直可以用狂喜来形容。
同时,张光钧参与到了上海市高强激光加工产学研联盟和应用示范基地的建设中。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丁晓东教授的支持下,张光钧所在的科研团队正在争取加入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为全社会提供服务。对于市场的反应,张光钧很有信心,“前不久,浙江余杭装备制造协会邀请我去进行激光表面改性的讲座,现场居然来了上百家科技企业,会后有二十几家企业找到我,希望合作。”
张光钧最近在金属3D打印领域也有了重大突破。金属在3D打印中会出现残余拉应力导致的裂纹,所以一般打印材料都是塑料和高分子材料。张光钧添加了特殊的纳米材料,并利用先进的造粒技术,正在攻克这一难题,目前进展顺利,已经可以实现小体积的金属3D打印。
“这个技术的突破可能意味着传统制造行业的革命性变革,以后或许只需要激光3D金属打印加上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就能解决机械加工的主要问题。”对于未来发展趋势,张光钧还有着更多的思考,而他的暮年人生也注定会绽放出更璀璨夺目的光彩。